首页
 通知公告 
 科研项目 
 科研平台 
 科研成果 
 公示专区 
科研成果
当前位置: 首页>通知公告>科研成果>正文

关于开展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1-06-18 12:12:04    孟芮    文科部     点击数:

各有关单位、教师:

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已启动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奖项设置

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成果形式分为著作类、论文类、调研报告类。

二、参评范围

201911日至20201231期间,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个人或集体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。

三、成果形式

1.正式出版或者公开发表的专著、编著、论文、工具书、译著(文)、志书、研究报告、古籍整理出版物、科普读物;

2.与省外作者合作,我省作者任第一作者或第一主编的研究成果;

3.正式出版的系列丛书的单本专著、系列论文或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;

4.在境外电子期刊上发表的具有DOI号的论文;

5.未公开发表,但对决策资政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或参考借鉴作用的调研报告;

6.其它按规定可以申报的成果。详情参见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》(网址:http://www.shaanxi.gov.cn/zfxxgk/zfgb/2018_3966/d2q_3968/201802/t20180206_1638364.html)

四、参评要求

1.一项成果只能在一个受理单位申报。

2.个人独立完成的成果,限报1项,同时可增报1项与他人的合作成果。仅有合作成果的,限报2项。

3.合作成果,以前三名作者具名申报。

4.多卷本专著,以最后一卷的出版时间为准统一申报。

5.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须提供两套,其中一套须作匿名处理。

五、申报方式

成果作者在陕西省社科网(www.sxsskw.org.cn)陕西省社科评奖申报与管理系统上注册,经过作者网上成果申报、学校审核后提交、报送纸质成果资料等环节完成申报工作。(所有成果作者都需完成系统注册,特殊作者如外籍等无法完成注册的作者,提交相关信息资料至科学技术研究院,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助录入完成注册。)

六、受理时间

1.网上注册及申报时间:即日起至2021年7月6日(星期二)。

2.受理网上审核通过的纸质材料时间:即日起至2021年7月8日(星期四)。

七、纸质申报材料提交要求

(一)系统导出的《申报表》2份(其中一份按匿名的方式打印)。

(二)专著及调研报告类原件2套(其中一套需作匿名处理);论文类需按封面、目录页、版权页、论文全文复印一式2份(其中一套需作匿名处理),并提供1本期刊原件;

(三)相关证明材料2套(其中一套需作匿名处理)。

(四)装订次序:论文类及调研报告类按《申报表》、论文或调研报告复印件、证明材料装订成册,一式2份。专著类《申报表》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同装订,一式2份。如材料太厚可分册装订。

匿名处理要求:不得出现个人及单位等可识别身份信息,务必彻底匿名。论文等材料需匿名处理后复印,再将复印件复印,彻底消除个人信息。

八、其他事项

(一)成果完成时间以版权页时间为准,著作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,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准,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为依托项目结项时间

(二)境外期刊如无原件,需提供文章的DOI(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)号码,并提供DOI查询证明(DOI验证网站(http://www.doi.org/)和教育部查新工作站)。

(三)学术译著须附原著1本,外文类专著需附中文翻译摘要,外文类论文需附中文翻译全文。

(四)系统上传的附件材料尽量为彩色扫描件。

(五)附件材料需制作目录,并制作彩色插页。

(六)所有评奖申报材料概不退还。

(七)非第一作者申报成果奖,需得到一作的授权书。

(八)装订要求:申报材料必须真实、准确、规范,裁剪整齐(A4纸)、白色磨砂封面胶装。(为保证申报材料质量,杜绝浪费,可先整理一套完整材料审核。审核通过后再装订。)

九、校内工作安排:见附件。

其他未尽事宜请与科学技术研究院联系。

联系人:孟芮 姜彬

电话:88460720

E-mail:mengrui@nwpu.edu.cn

附件:

 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校内工作安排.docx

 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意向表.xlsx

学科分类目录.xls



科学技术研究院

2021年6月18日




关闭

版权所有©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
ICP备案号:陕ICP备05010979
友谊校区地址: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    邮编:710072